5月22日,为纪念生物多样性行动25周年及第25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江苏省环保厅举行了主题宣传系列活动。活动首次联合企业发出生物多样性保护倡议,呼吁更多的企业积极参与实施《江苏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3—2030年)》中的战略任务与行动,用实际行动致力于生物多样性保护,致力于探索生物多样性友好型绿色发展新模式,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江苏地跨暖温带、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三个气候带,水网密布,湖泊众多,生态系统类型比较丰富,生物物种资源具有明显的过渡性质和南北交汇的特点,有维管束植物 2290种、脊椎动物1070种,其中鸟类尤为丰富,达473种,占全国鸟类总种数的36.8%。截至目前,全省已建立自然保护区31个、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30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16 个,率先划定全省生态保护红线15类779块。
去年,省环保厅在南京等14个市、县(市、区)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试点,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全省生物多样性本底全面调查。调查试点内容包括县域生态系统类型、陆生维管植物、陆生脊椎动物、昆虫和水生生物类群的生物多样性现状及历史资料、数据收集整理,预计在2019年6月底前完成调查工作,现场还对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开展了演示。
江苏省环保厅自然处处长朱德明表示,江苏把生物多样性作为环境管理和评价的重要指标,目前评价指标主要以物理和化学指标为主,后续将引进生物多样性来评价地方的环境质量状况,逐步建立生物多样性监测、综合评估和预警体系,重点掌握全省各类生态系统中野生动植物,特别是水生生物、鸟类、森林植物以及滩涂生物的种类、分布和变化趋势,做好以县域为单位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工作。
同时,江苏将提高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水平,形成以自然保护区为主,其他各种就地保护形式为补充的,比较系统、高效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