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司河新貌
汉阳越来越美
红钢城大街整治效果图
古田三路垂江画廊改造效果图
楚天都市报记者 王荣海 向清顺 周治涛 李庆 张吉晴
见习记者 陆缘 张理晶
通讯员 刘培 陈静 刘龙腾 刘雄 汪万军 王峰 彭亚楠 程鸣 朱素芳 邱舒 张苗 黄璜
实习生 曾春娥 乔雨琪 孙亚军 李梦瑶 徐昀岫
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邹斌
2019年10月,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将在武汉举行。昨日,楚天都市报记者从武汉市军运会执委会获悉,为迎接盛会,武汉市正对217条、共800多公里道路沿线进行综合整治。
按照迎军运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提升作战图和任务表,武汉市正按照“最优方案、最大力度、最小动静、最佳效果”要求,对“场站边、线路边、工地边、铁路边、江湖边”,实施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实现“道路洁化、立面美化、景观亮化、水体净化、生态绿化”,推动城市华丽蝶变。
综合整治将重点抓好“点、线、面”。点:对35座比赛场馆、49家接待酒店周边,及天河机场、三大火车站内部和周边进行环境综合整治提升。线:按照“1轴1环14线”道路主框架,重点对长江主轴左右岸大道、三环线、10条重点保障线路、4条高标准保障线路进行环境综合整治提升;面:全市共打造20个体现城市功能特色或生态旅游景观的示范片区,其中江汉区、武昌区各打造3个,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打造2个,其他区各打造1个。
环境综合整治提升时间表显示,今年10月31日前完成既有建设工地整治;12月31日前完成铁路沿线环境整治;明年3月31日前完成户外广告招牌整治提升、违法建设整治、建筑立面整治;明年5月31日前完成园林绿化提升;明年6月30日前完成景观照明和城市家具整治提升;明年7月31日前完成桥梁涂装;明年8月31日前完成道路路面整治提升;明年8月31日前完成示范片区整治提升;明年8月31日前完成水体提质专项工作;明年9月30日前完成大气治理专项工作。
办好军运会,当好东道主。武汉正通过城市功能与品质的提升,让军运会效应长久地造福于市民。
水体
昔日臭水沟变绿色长廊
昨日,记者来到江岸区汉口城市广场背后的幸福二路明渠,只见清澈的水中立着硕大的芡实叶,一只白鸟站在上面休憩,几只小乌龟试图爬出几米高的“围城”。正在渠旁工作的园林工赵师傅说,这样的景象,两年前根本不可想象。
幸福二路明渠长1.21公里,沿线分布着多个小区,居民众多。百步亭文卉园居民李先生说,以前,渠中垃圾遍布,水体发黑变臭,蚊蝇滋生,气味难闻,沿线居民连窗户都不敢开。他一度和妻子商量搬离这里。
2013年,水务部门开始对明渠进行治理,截流、排污、清淤、沿岸复绿,臭水沟渐渐变成绿色走廊,成为居民们散步休闲的好去处。
据了解,江岸区专门成立了军运精细整治组,推进“一江两河两湖八渠”水环境质量改善。
“熏死河”重回水清岸绿
作为洪山区重点打造的景观带,随着施工的推进,巡司河新颜初显。记者昨日看到,河道全线已经完成拓宽,巡逻船搜索清理着水面垃圾,施工人员正在岸边景观带增添新绿。
巡司河曾是进入武昌的水运要道。上世纪90年代初,沿河建起众多居民小区,大量生活污水直排河中,河道变窄,河水变臭,被称为“熏死河”。
2016年9月,巡司河综合整治拉开大幕,拓宽河道,清理垃圾,全面截污,整治岸线。昔日的“熏死河”,重新展露美丽容颜。
据介绍,洪山区已将沙湖港(洪山段)、巡司河(洪山段)等9条水体,纳入提质销号攻坚整治名录。预计到2019年8月底,该区将全面完成水体提质,让水变清、岸变绿、景变美。
军运村
荒地展露都市田园风光
昨日,记者在军运村室外活动中心看到,一排排整齐的树木下铺上了绿草皮,远处的农田生长着绿油油的庄稼。
江夏区军运指挥部负责人介绍,黄家湖军运村段湖岸线,原本是一片荒地。目前整治工作初见成效,未来该片区会被打造成现代田园风光。
新港是一条南接黄家湖、北连青菱河的沟渠,全长不足1000米。今年6月记者探访时,渠道狭窄淤塞,发出阵阵恶臭,两边杂草丛生。仅仅两个月后,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清淤工作已经完成,清澈的渠水缓缓流动,两岸变成了绿化带,施工人员正在进行护坡绿化。
新港-黄家湖整治施工负责人告诉记者,整个项目将于年底完工。届时,新港将成为连接黄家湖和青菱河的绿色画廊。
道路
古田三路将成垂江画廊
“以后步行去汉江湾,就像是走在画里。”昨日,家住古田三路的王女士充满期待地说。
王女士是退休教授,在古田三路生活了30多年。她说,以前这一带到处是农田,道路狭窄,房屋低矮。后来,一个个小区建起,交通、医疗、教育、休闲等都很便利,遗憾的是绿量不足,色调单一。
为迎接军运会,硚口区提出构建“东轴西谷、南北绿带、垂江画廊、大道景观”的生态绿化格局。“垂江画廊”即与汉江垂直的特色景观道路。作为首条垂江画廊,古田三路改造施工已于近日启动,预计年底完工。
另外,汉西一路垂江画廊、崇仁路绿化亮化工程,预计于明年4月前完成。
小区空地上建起绿荫路
汉阳区世茂锦绣长江小区5期和6期之间,原本是一片空地,曾经杂草丛生。经过精细化改造,这里面貌一新,一条精致的绿荫道路即将面世。
这条路叫阳新路,长约900米。记者昨日看到,它从二环线鹦鹉路辅道开始,顺着一道缓坡向长江边延伸,路旁新栽了近200棵香樟树、桂花树等。
施工负责人徐志文介绍,阳新路建设突出“精致”二字。例如:人行道地砖采用仿大理石透水砖,下雨天市民不用担心污水溅在身上;窨井盖采用隐形钢隔板,路面更加美观。
汉阳区军运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晴川大道阳新路附近,有希尔顿酒店、晴川酒店、国博酒店等多个军运接待酒店。汉阳区着力对该区域进行环境整治,在“精细”和“精致”上做文章,力争将该区域打造成样板区域。
区域
东湖风光村恢复旧容颜
东湖风光村是武昌区唯一没有改制的城中村。这里背靠珞珈山,面向东湖,来往游客众多。但因占道经营严重,加上环境脏乱等问题,又让很多游人止步,居民投诉不断。
本月初,武昌区组织大规模综合执法行动,对该区域开展地毯式清理。风光村恢复了多年前的“原始风貌”,广场上曾经摆满的餐桌、帐篷等不见踪影,重新成为居民散步、赏景的好地方。
记者昨日看到,城管执法人员正在风光村湖边值守。执法人员介绍,原本占道经营的帐篷、桌椅等均已清理,地锁、烧烤架、电线杆等也被拆除。“要让游客记住这里的美,而不是吐槽这里脏乱差,”武昌区珞珈山街负责人说。针对风光村区域乱牵乱挂、乱堆乱放、乱搭乱盖、私设地锁、夜市摊点占道经营等突出问题,执法部门开展专项整治,同时清理了湖中的垃圾和杂物,让这里的自然美景重新恢复。为确保整治成效,他们开展全天候值守。
“面子”干净了,“里子”也要干净。珞珈山街负责人介绍,风光村有私房200多栋,常住及外来人口2000多人,巷道狭窄,管线老旧,安全隐患大。下一步,这里还将进行路面维修、管网疏通、电线规整等工作,让风光村真正名副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