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月10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曼玉)今天,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加强基层社区疫情防控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就城乡社区自治、服务功能和宣传、动员能力,共同做好疫情群防群控工作回答媒体的问题。北京市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杜雪平在发布会上说:“对于居家隔离观察的人员,我们隔的是疫情,而不是亲情。大家要共同进行居家管理的工作。”
杜雪平介绍,居家隔离人员应该属地化管理,需要居委会、社区工作者、基层医务人员、民警等人员的配合。对于居家观察的人员,居委会成员可以上门服务,送体温计,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可以不进门,但是必须要戴口罩。
“如果居家观察的人员有症状,需要找当地的基层卫生医疗服务机构,比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农村地区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要通过他们进行鉴别。大家要分工合作。”杜雪平说。
根据相关要求,居家隔离人员应做好自身的医学观察,但很多居家隔离人员不掌握专业的医学观察技能,谁来帮助他们?如果居家观察时出现了发热、咳嗽等症状时该和谁联系?用什么方式联系?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自身身体的医学观察一般要求每天监测体温2次,上午一次下午一次,室内通风两次,特别要注意个人卫生。如果出现相关症状,比如发烧、咳嗽、乏力、腹泻,可以找基层医疗机构,如果有签约的家庭医生就找自己的签约医生,由家庭医生团队进行全面的健康管理和评估。
“暂时的隔离为的是更好的团聚,相信每个中国公民都有这个素质。”杜雪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