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理事单位 > 正文

觉得好无聊?科学家告诉你原因

最近在家的你是否感到无聊?是否在刷了无数电视剧、综艺之后,依然感觉无处可去、无事可做、无处发泄呢?既然这么无聊,那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它:为何人类会感到无聊?无聊和自制力有何关系?以及,如何利用它,等人们再次欢聚之时,对你刮目相看呢?

为何人类会感到无聊?《卫报》在2016年的一项研究中发现,人们感到无聊多半是因为越来越依赖屏幕,而这些娱乐活动中有许多都是以非常相似的方式获得——通过我们的手指。大部分工作时间都在敲击键盘,我们通过互联网或手机看电影、读书、看新闻、和朋友互动,我们平均每天花6到7个小时在手机、平板电脑和电视屏幕前,而这些都需要我们手指的敲击。这样一来,我们的身体就会感觉厌烦,因为不同的活动可以调节不同的神经系统,而身体只重复一件事情,这本身就是无聊的来源。如果,我们尽量从事不同类型的活动,比如织毛衣、做饭、运动等,都可以动用身体的不同位置。

觉得好无聊?科学家告诉你原因

就拿跑步来举例,在《跑步锻造灵魂》一书中,作者指出,运动常被视作一种完善自我的途径,长跑有种纯粹,有种力量,能帮你清除杂念,感知本质,其他活动鲜有这样的效果。有时这看起来不大可能,我们挣扎着勉强迈开步子,双腿沉重而疲乏,然后,冲破阻碍的时刻到了,我们的身体变得轻盈强壮,与大地合而为一。而且,跑步如此简洁、纯粹而残酷,这是一种难得的体验,一切都暴露无遗,这可以是某种对抗。我们的思维开始明晰,一种奇特的超脱之感开始降临,但同时又有一种联系感,与自我联结在一起。我们开始体验某种形式的自我实现。

无聊和自制力有什么关系?2014年,德国慕尼黑大学(University of Munich)心理学家莱因哈德·佩克伦(Reinhard Peckrun)及其研究小组,在一学年跟踪调查了424名大学生,测量他们的无聊程度,并记录其考试分数。研究小组发现了一个循环性的证据,在这个循环中,无聊感会导致考试成绩下降,从而导致学生更多地脱离课堂,然后又产生更高程度的无聊感。即使考虑到学生的性别、年龄、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内在动机和之前的成就,这些影响在整个学年都是一致的。科学家发现,许多与无聊高度相关的现实问题都与自我控制有关,包括成瘾、赌博和暴饮暴食。专家认为,无聊是缺乏自我调节的表现,你越有自制力,就越不容易感到无聊。

觉得好无聊?科学家告诉你原因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凯利·麦格尼格尔教授,在自己的著作《自控力》中,为读者提供了快速提高意志力的方法:将呼吸频率降低到每分钟4至6次,也就是每次呼吸用10至15秒时间,比平常呼吸要慢一些。只要你有足够的耐心,加上必要的练习,这一点不难办到。放慢呼吸能激活前额皮质,提高心率变异度,有助于你的身心从压力状态调整到自控力状态。这样训练几分钟之后,你就会感到平静、有控制感,能够克制欲望,迎接挑战。

如何利用无聊?2019年1月,《时代》周刊对无聊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发现,如果正确处理,适度的无聊对人类的大脑、想象力和工作效率都是件好事。因为无聊的核心是“寻找不满足的神经刺激”,如果我们找不到它,我们的大脑就会创造它,人类的大脑通过发呆和做白日梦的方式,来激发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我们的很多好主意都是在空闲的时候想出来的,比如在上班的路上、洗澡的时候,或者散步的时候。事实上,更具创造力的思考的关键是确保你有一些休息时间,让你的大脑可以放松。这是一些世界上最成功的商业领袖已经在做的事情——众所周知,尽管沃伦·巴菲特和比尔·盖茨再忙,他们也会安排时间坐下来安静一会儿。

觉得好无聊?科学家告诉你原因

那么,我们这些在家里有大把大把时间的人,该如何利用无聊的时间呢?在畅销书《如何学习》中,作者认为不论是对着自己也好,对着他人也罢,把你学过的东西表述出来,这种简单的做法并非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一种“自考”方式,它更是一种“学习”方式,一种更高效的学习方式。这比你继续坐在那里盯着重点划线的效果肯定要更好,至少能高上20%-30%。更划算的是,这样的练习还能消除我们前面讲过的“熟练度错觉”,让你能真正看清哪些地方你还不知道,哪些地方你还有疑惑,哪些地方你已经忘记……立竿见影。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