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疫情总体形势如何?游泳池等公共场所可以去了吗?养老机构、精神卫生机构等特殊场所该如何加强防控?
3月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发布会,介绍现阶段公共场所等疫情防控有关情况。国家卫健委相关负责人和专家对公众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回应。
已建立完善新冠肺炎疫情监测网络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周宇辉表示,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是防控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其中,早发现、早报告是基础。在总结前期新冠肺炎防控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我们组织专家制定了“四早”的技术方案,同时又建立和完善了新冠肺炎疫情的监测网络,主要通过病例监测报告、聚集性疫情监测报告、社区疫情的监测以及单位和个人的监测,加强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监测。其中强调,要发挥社区和单位的作用,管理好网格内人员,从健康监测、人员管理等方面做好相关工作。一旦发现病例,第一时间及时报告给当地相关疾控机构或医疗机构,从而加强对病例早发现的能力。
从高风险区返城需主动居家隔离
周宇辉表示,对于重点地区和高风险地区返回人员,社区应给予高度关注,尤其要告知他们,一旦返回社区后需要主动到社区登记。对于居家医学观察人员,社区应该做好他们的健康监测等管理工作,一旦发现其出现发热、干咳及其他呼吸道症状,要督促其尽快地到就近医疗机构就医,同时向当地疾控部门或医疗机构进行报告。
周宇辉呼吁,从重点地区和高风险地区返回的广大居民,请大家本着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能够主动地居家医学观察。一旦发现自己身体出现不适,及时向社区报告并就医。也请大家能够配合社区工作人员、医务人员,包括其他奋斗在防控工作一线的其他所有工作人员。他们的工作很辛苦,希望大家发挥群防群控策略的优势。
不建议开放游泳馆和公共浴室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张流波表示,疫情期间还是不建议到游泳馆、到公共浴室,所以不建议开放游泳馆和公共浴室。如果疫情结束后再开放,要按常规做好相关消毒清洁的工作,中央空调保证清洁和消毒。还要特别注意,游泳池水、浴池水的消毒也是很关键的。
此外,要防止部分地区过度消毒的问题。“用炮雾车喷雾、用飞机喷洒,这些方式更多是重形式,我们更多地要考虑消毒效果。”张流波说。
企业开会建议视频或网络会议企业召开会议有时候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在开会的时候能够形成局部人员聚集,所以做好卫生防护非常重要。对此,张流波有四点建议:1保证会议室的通风换气;2及时对会议室桌面、把手、地面做清洁和消毒处理;3尽量减少会议频次,缩短会议时间,要注意会议参会者的距离,参会人员应该戴口罩;4如果能够变成网络会议、视频会议、微信会议,用这种方式代替是最好的。
集体宿舍要加强日常体温监测
住集体宿舍如何防控疫情?
中国疾控中心环境所所长施小明提示,针对集体宿舍人员,要加强日常体温监测,对进入集体宿舍人员进行体温检测。体温检测是所有到这个场所的人都要采取的普遍措施,发现体温异常人员要立即将其转移至临时的隔离区域,并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置。严控集体宿舍住宿人数超标的问题,宿舍应可开启窗户定时通风,对于没有窗户的宿舍,应当安装排风扇等机械排风设备。盥洗池配设洗手消毒用品,要定时清洁消毒。
公共交通系统应增加消毒频次
张流波介绍,公交公司应该根据客流量适当地安排车辆,尽量疏散客流、降低车厢拥挤度。条件允许时,行驶过程中尽量开窗通风,要在保证安全情况下尽量地增加消毒频次。乘客、乘务员、司机都应该佩戴口罩,乘客在乘坐时尽量保持一定距离。
地铁有比较固定的场站,建议加强人员疏导,控制进站人数;在站厅增加体温检测装置;增加公共设施公共区域的清洗消毒频次,保证站台内空调正常运转;每次出行前,对车厢内部做清洁和消毒处理,特别要注意保证车厢的通风系统正常运行;运行人员,包括站台服务人员都应该佩戴口罩;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海报、提示性标语等方式来宣传相关防控知识;乘客在乘坐全程要戴口罩,在乘坐结束后做手卫生。
养老机构要分类做好疫情防控
施小明表示,针对没有病例的养老机构,要重点做好四个方面工作:一是加强护工、在院老人和管理人员的体温检测,防止输入性病例。二是加强对老年人尤其是患有慢病疾病老人的健康管理。三是当老人出现不适的时候,养老机构应该及时与老人及家属进行沟通,达成一致后通过机构内医务人员处置。四是在医疗机构就诊并返回养老机构后隔离观察14天,没有异常后方可入住或者工作。
对于有病例的养老机构,除了上面四个方面,还要注意三方面:一是一旦确诊,立即把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送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同时做好密切接触者隔离。二是养老机构需同时上报上级有关部门,在当地卫生健康民政部门指导下开展相关工作。三是新冠肺炎老人治愈后需返回养老机构的应当隔离观察14天,没有异常后方可入住。
精神卫生医疗机构防控要“加码”
施小明说,精神卫生医疗机构除了要做好常规医疗机构的防控措施,还有一些针对性的措施需要考虑。一是精神卫生医疗机构要与当地具有新冠肺炎诊疗能力的综合性医疗机构建立联络会诊机制,加强医务人员防控知识的培训、健康监测以及个人防护,尽量减少门诊患者复诊次数,缩短住院的时间,暂停家属探视,限制陪诊人员数量。二是加强住院患者特别是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治疗和照护,尽量减少外出流动,降低冲动行为发生的风险,防止院内扩散。三是对住院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发现有疑似病例或者确诊新冠肺炎的应当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将患者转诊到定点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对于暂时无法转出到定点医院的确诊患者,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应当立即设置发热病区,请具有新冠肺炎诊疗能力的综合医院的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进行会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