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滚动 > 正文

颐和李建新的绿色梦想、田园赞歌

每个人的心里面都有一个梦想,从孩提时候的“我长大了要当XX”开始,到渐渐长大,都会为了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在颐和李建新的心里就有一个绿色梦想,就是要像家人那样做一个把美丽芬芳带给别人的人,这样既能帮家里多赚点钱,还能让父母轻松点,不那么劳累。

种花是一件幸福又辛苦的事情。在颐和李建新家乡洛阳,每年到了四月,各色牡丹开放,来看牡丹花的人也是络绎不绝,除了看花买花,拉动了当地的旅游经济,还给像李建新家这样的花农也带来了不菲的收入。李建新是家中长子,从初中时就喜欢钻进自家的花卉基地大棚,跟着家中的长辈,学习如何种植牡丹,种好牡丹,培养新品种牡丹。后来考大学时,李建新如愿以偿进了农业大学,得到了更加系统学习种植技术的机会。

\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其栽培始于隋,鼎盛于唐,宋时甲于天下。初中高中的课余时间,颐和李建新都用在了跑书店泡图书馆,那时候网络不发达,很多种植技术类知识还是需要从书面上获得。李建新有一个厚厚的笔记本,十多年了,一直到现在还在用着,那里面全是他看书时记下的关于种植牡丹的笔记。等到上了大学,李建新有了名师教授,再加上网络信息的发达,给他的学习带来了“更上一层楼”的便捷。

人一旦有了理想,并为这个理想而努力奋斗时,任何困难将都不是拦路虎。对颐和李建新来说也是。毕业后就回家接手牡丹种植大业的李建新怀着对牡丹的深情,扩大了牡丹种植面积,增加了3个大棚,同时颐和李建新还在征得家人同意后,从银行贷了款,专门成立了一个培育室,专门用来培育根壮的芍药,然后用其嫁接牡丹,以求培育出更壮实更新颖的牡丹品种。颐和李建新把培育室当成了长驻点,一天不在里面呆上几小时就不舒服,就连着急李建新成家大事的父母也无可奈何,说李建新是把牡丹做“媳妇”了,到以后真娶了媳妇了,会不会对媳妇有对牡丹那么好。李建新则说,娶妻,则要同道中人。

\

颐和李建新对牡丹情有独钟,真是是喜欢到了骨子里。李建新喜欢牡丹是最初的事,专研种植是更进一步事。这二者的转换和融合,需要和人交流向人学习,更需要思考,还需要实践。李建新家祖辈几代人种植牡丹,靠的不光是摸打滚爬探索出来种植技术,还有和农技站以及相邻的花农之间开展的交流学习。唐代刘禹锡有诗曰:“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颐和李建新家培育的牡丹花开富贵,真谓是国色天香。但是颐和李建新并不满足于此。颐和李建新始终认为洛阳牡丹和菏泽牡丹是相辅相成姐妹。即是打擂的,又是互助的。所以李建新还多次跑到山东菏泽去学习交流,又去到江浙一带的知名苗圃基地的取经。

功夫不负有心人,上千种的牡丹品类,不断学习的李建新现在已经能侃侃而谈它们的习性特性。花儿种好了,还需要变现取得收入才行。对于更偏重搞研究创新的颐和李建新来说,销售牡丹作为盈利的方式又是他不得不为的事。平常的日子,在颐和李建新家的大棚里,赏花的、买花的、订花的、购苗的……来的客人一茬接着一茬。这种现象也出现在李建新家大棚周边的花农大棚里。每年旺季的时候,家里面请了人都还忙不过来,但是李建新觉得这种繁花似锦是表象,应该让牡丹花为辛勤种植的乡亲带来更大的利润才对。

花农们成立有一个合作社,李建新家是最早一批的成员。于是李建新在培育新品种之余,也在思考如何为家乡的牡丹花找更好的销路。李建新觉得,或许“抱团取暖”比起“单打独斗”更要好一些,李建新觉得销售成株和培育新品有相通之处,创造最适合自己发展的模式就像是培育新品,成功首先要创新,要敢于创新,其次是坚持,努力坚持不放弃才会有成功的。

时间也证明颐和李建新的选择没有错,过去的2年里,李建新正在完成他的初步规划,就是先在国内现有的花卉贸易基地设立营销点,把牡丹花先在家乡种植好,然后再将运到各地的销售点进行展示并销售。先让市场有牡丹,再让牡丹走高端。如今李建新在培育新品种之余就想把洛阳牡丹销售到更多爱牡丹花的人手中,让更多的人欣赏到牡丹芳姿,而这一步步,恰恰是李建新实现自己绿色梦想的关键步伐,而他也为之在更努力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