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否:顾偃开根本不爱大秦氏,他的“一往情深”是场阴谋
主笔:顾言出场不多,但很关键。他几乎贯穿了顾廷黻人生的转折点。从离家出走到被扫地出门,作为白的儿子,顾廷义似乎从小就没有感受过顾言的爱。相反,小秦给了他所有的温柔和母爱。但是,...
2021-07-13 10:41 来源:搜狐历史
-
三国中的5句狂语,一句比一句嚣张,唯有吕布说的一句话得罪众人
东晋谢灵运曾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此言虽然在夸曹植,是个才高八斗的人,但是更能看出,谢灵运把谦虚和狂妄两个完全相反的概念结合,主要是在夸自己...
2021-07-13 10:40 来源:搜狐历史
-
三国6大奇才:一龙一凤、一马一鬼、一虎一麒麟,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就像一个罗生门,越看三国越觉得好看。乱世出英雄,在历史上三国时期出现了众多能人豪杰,尤其是刘备张夏,人才最多,关羽、张飞、黄忠 、诸葛亮、庞统等人,都是古今美谈。这是一个人...
2021-07-13 10:40 来源:搜狐历史
-
包拯死后,展昭一夜之间神秘消失?包拯说了什么,展昭一去不返
提到包拯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包拯是北宋有名的清官,因为他脸黑脾气刚正,又碰到了一个千里马,所以包拯不仅成了当时的贤良,后世还有很多人也纷纷效仿,不过提到包拯,除了他的神断清廉之外...
2021-07-12 06:52 来源:搜狐历史
-
13位托孤大臣,抬轿子移宫,1位太监辅助,却抬起了1个昏君
如果说明末三大案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中,哪一个是最没有悬念的,那么自然要属移宫案。事实清楚,脉络简单。当大明王朝执政时间最久的万历帝崩逝,16岁的朱由校才被册立为皇太孙,父亲朱...
2021-07-12 06:51 来源:搜狐历史
-
科举之最趣味9则:史上最恼火的落榜生,当属黄巢
科举,始创于隋朝初年。寒门士子才有机会改变命运,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止,科举历经1300余年。而科举一词,早在魏晋时便已出现了。晋杜预《上黜陟课法略》:...
2021-07-12 06:50 来源:搜狐历史
-
公孙策被称再世诸葛,包拯为何把他推上虎头铡问斩?原因很无奈
一提包拯的大名,世人就会想到清廉和公正这样的字眼。包拯为人正直、嫉恶如仇、铁面无私,再加皮肤是黑色的,有包青天的美誉。包拯断案如神,扶持正义,为民申冤,还不离两个得力帮手。一位...
2021-07-12 06:48 来源:搜狐历史
-
朱元璋赠王府给徐达住,腾龙床给他睡,最后赐只蒸鹅要了他的命?
俗话说:一将功成万骨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明太祖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因为担心功臣叛乱,心中很是惶恐。特别是在太子朱标突然病逝后,更让朱元璋性情大变,他一边出人...
2021-07-12 06:48 来源:搜狐历史
-
春秋传奇:晋文公践土称霸,卫成公奔陈避祸
春秋传奇:晋文公践土称霸,卫成公奔陈避祸却说狐毛、狐偃筑王宫于践土,照依明堂之制。《明堂赋》为证:赫赫明堂,居国之阳。嵬娥特立,镇压殊方。所以施一人之政令,朝万国之侯王。面室有...
2021-07-09 09:11 来源:搜狐历史
-
长平之战中,如果把主将赵括换成韩信,结果会怎么样?
对手是白起,换了谁结果还是一样。韩信的对手都是农民军,是不具备较强的战斗力的,韩信带的军队是刘邦的,刘邦的部下曹参、灌婴等人是身经百战。韩信带的汉军,战斗力也比他的对手,那些农...
2021-07-09 09:11 来源:搜狐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