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小康建设 > 正文

真脱贫脱真贫奔向全面小康

脱贫攻坚进入倒计时,全面小康没有局外人。据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累计减贫6853万人。未来三年,我国还将完成3000万左右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工作,平均每年需要减贫1000万人以上。3000万农村人口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前景美好而诱人。

\

奔向全面小康,发挥一线扶贫干部聪明才智。几年来,累计减贫6853万,凝聚了一线扶贫干部的劳动和汗水、心血和智慧。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基层干部的苦与累星星和月亮最清楚,苦与乐风霜和雨雪最清楚,酸与甜大地和天空最明白。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仅剩下2年多时间,在脱贫攻坚战役进入“啃硬骨头”关键时期的当下,更加需要一线扶贫干部发挥攻关夺隘的作用,咬牙拼搏坚持到最后胜利,用自身的实干和巧干,去为广大困难群众排忧解难,为脱贫攻坚献计出力,铺平通往全面小康的道路。

\

奔向全面小康,发挥贫困农民脱贫典型正向作用。各级党委政府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是实现全面小康的组织保证,作为贫困地区的群众更需发挥自身脱贫的主观能动作用。不论是十八洞村脱贫致富,还是兰考县贫困“摘帽”,农民自身的爆发力、创造力和忍耐力不可低估,不可或缺。兰考县贫困户任杰通过种植温室大棚蔬菜,年收入近7万元,2015年脱贫,他所在的东邵一村,温室大棚由2014年的9座,发展到后来的212座,实现了全村脱贫,贫困户自己具有强烈的脱贫愿望、不懈的努力,极为重要。因此,县委县政府才有底气说:三年脱贫,七年小康。

\

奔向全面小康,打破贫困户“救济”依赖。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实践,有的农民靠产业脱了贫,有的靠技术脱了贫,有的靠知识脱了贫,正如人们所说:穷没有根,富没有苗,最穷不过要饭,不死终会出头。兰考县扶贫办主任说:兰考扶贫不养懒汉,不能靠在墙根晒太阳,伸着手来要救济。扶贫扶智更扶志,这是十八大以来扶贫攻坚的经验总结,也是未来扶贫攻坚的基本遵循。否则,没有内生动力的脱贫,一有风吹草动极易返贫。从以开发式扶贫为主向坚持开发式和保障性扶贫相统筹转变,对贫困人口中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由社会保障来兜底,确保他们病有所医、残有所助,基本生活有保障,实现脱贫。所以,“兜底”并不是到了2020年,政策保证所有人都脱贫。幸福是靠奋斗得来的,脱贫亦如此。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在近三年的时间里实现全面小康,将创造脱贫攻坚史上的一个奇迹。唯有上下一心,共克时艰,只争朝夕,才能积小胜为大胜、由局部到全局,如愿以偿实现整体脱贫。 (王震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