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小康建设 > 正文

生态治理保平安建设新村奔小康

原标题:生态治理保平安建设新村奔小康

\

移民新村一期工程

\

移民新村二期工程

\

地质灾害治理项目

\

地质灾害治理后种植的树苗

\

高家沟村临街商铺

\

吕梁市离石区高家沟村党支部生态发展实践

农村建设、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是每个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头等大事,要想有成绩,又要让村民满意,是一件非常困难的工作。“发展,是环保的发展;致富,是生态的致富。作为农村党支部的一员,我不仅会和乡亲们一道,发家致富奔小康,更要让我们的农村、我们的家乡变得山更青、水更绿,真正做到让我们的绿水青山,变成我们的金山银山。”吕梁市离石区交口街道高家沟村党支部负责人在谈到农村工作时这样对记者说。

治理灾害 保住绿水青山谋发展

交口街道高家沟村位于离石区城南,紧邻龙凤南大街;总人口3600人,其中农业人口3000人,非农业人口600人;拥有耕地1470亩,其中山地650亩,水旱地820亩,土地肥沃,交通便利,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有着“离石南门第一村”的美誉。

“可是我们村一直都存在着地质灾害的隐患,每到雨季,村民们都担心会有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该负责人告诉记者,高家沟村坐落于两座山的夹沟内,自古以来就会不时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由于过去大家的生态环保意识落后,山上的树木植被被砍伐破坏严重,导致地质灾害发生越来越频繁,严重威胁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2017年11月,高家沟村新一届党支部成立后,立即着手消除这个生态安全隐患。经多方奔走、组织资料,向上级部门反映情况,争取灾害治理资金。终于,一期工程在2017年底开工了。“这个工程总投资1500万元,是国土资源部划拨的地质灾害治理专项资金。”该负责人表示,一期工程开工后,共种植树木植被一万多棵,建设护坝护坡30余亩……到2018年4月工程完工后,就有90户村民彻底摆脱地质灾害的威胁。

现在,高家沟村正在申请第二期项目的专项治理资金。“二期工程预计总投资2200万元,省里已经审批通过了,正在向国土部申报。二期工程要是顺利完工,将会惠及100多户村民,使高家沟村所有人彻底摆脱地质灾害的威胁。”该负责人表示,治理完后,他还将组织村民在荒山荒地上种植经济林,开发旅游项目等,为村民多找几条增收的路子。

新官理旧账 处理分房问题促和谐

在农村这样的基层党支部工作,最重要的就是和村民一起,想村民所想,急村民所急,为村民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只有这样,村民才会认同,党在人民群众中才有威信。高家沟村“两委”深知这一点,新班子组建以后,首先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新农村建设二期分房问题”。

这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在村民中影响极大。580余户缴纳了15万元购房款的村民,7年没有住进新房,对外还拖欠着十多家施工单位的工程款。“我们村党支部有责任、有义务为村民排忧解难,不让问题走出高家沟村。”该负责人表示,为了解决这个遗留问题,解决“两委”信用危机,组建了“分房组”,并按照“依法、依规,大事讲法理,小事讲情理,多开会,开短会,大小事情会议决策”和“公道、公平、公开、公示,阳光行政、一视同仁、说话算数,诚实守信”的工作方法,与村民谈心,与施工单位沟通,着力解决问题。

在和村民座谈时,大家普遍表示家家都不富裕,拿出15万元是拼尽全力,可是7年住不进新房,都憋着一股气;和施工单位沟通时,他们说拖欠了7年的工程款,几千万拿不回来,对上对下都没法交代。村“两委”收集回来各方的意见后,立即开会研究解决办法。“在经过充分协商、集体讨论、民主决策后,‘两委’拿出了解决方案。”该负责人表示,“两委”成员充分运用了《法律学》《管理学》《经济学——资本运营》等知识,没有动用一分现金,没有发生过一次争吵,用了83天时间,开了大小69场会议,分开了10多万平方米中90%的房子;在和施工单位充分协商后,按照“支付率达到70%的交付70%的房源资产,该70%内没有出售的房子折价抵给施工单位,收回来的购房尾款及时支付工程款,不能挪作他用;不管支付比例多少,同意一次性交付100%房源的施工单位,房源抵债务+收回尾款=承诺清偿95%债务”的《交工方案》,解决了拖欠工程款的问题。

“困难和挫折都是暂时的,也过去了,现在我们要向前看,向远看。”回首这10个多月的工作,该负责人感慨万千,但他坚信,高家沟村未来的发展一定是光明的。“2016年区政府帮我村请山西省城乡设计院做了整村‘一轴两翼四片区’设计。要在山上建设集观赏功能、采摘功能、摄影价值为一体的花的海洋、花的世界,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并种植不同季节、适合北方生长的开花果树,树下种植花、低秆瓜、果蔬等。”

赵全磊 赵玉明文/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