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小康人物 > 正文

於若飞:在生死边缘召唤生命奇迹的“蓝衣战士”

在抗震救灾、抗洪抢险的前线,在人民群众遇到危险的时候,除了身着绿色军装的人民子弟兵,一支身着蓝衣的救援力量也一定会出现在现场。他们有一个统一的名字:蓝天救援队。

\

  甘肃蓝天救援队队长於若飞赴尼泊尔参与救援。本人供图

  90后的於若飞,是甘肃蓝天救援队的队长。从2012年给蓝天救援队做向导,到2013年组建甘肃蓝天救援队并担任队长,6年来,於若飞参与救援工作120余次,与甘肃蓝天救援队的队友一起营救幸存者13人,打捞遇难者遗体275具,累计为各类单位、学校开展防灾自救知识讲座与防灾演练300余场,受益人数78000余人,先后获得“第十一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第三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感动甘肃2017十大陇人骄子”等荣誉称号。

  “救援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2012年5月,於若飞老家岷县发生泥石流灾害,还在上大学的他向学校请假回家做了一名志愿者,主要参与物资发放。

  后来,於若飞成了一名向导,带领当时在现场救援的蓝天救援队赴灾区深处进行灾情调查、协助打捞泥石流遇难者遗体。在和蓝天救援队共同工作的四天多时间里,他看到了救援队员的无私奉献精神和对生命的尊重。

  “在做向导的过程中,我和蓝天救援队的队员们一起徒步走了二十多公里,非常认可蓝天救援队队员的救援状态,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于是救援结束后回到学校的於若飞加入了当地的蓝天救援队,开始了他的公益救援生涯。

  2013年7月,岷县发生6.6级地震,於若飞再次奔赴家乡救援,在岷县灾区工作近1个月。甘肃地形特殊,自然灾害频发,救援力量不可或缺,救援结束后於若飞在兰州建立了兰州蓝天救援队。在於若飞的带领下,经过5年的努力,救援队从刚开始的兰州蓝天救援队发展到现在的甘肃蓝天救援队;从简单的防灾知识普及发展到能承担大型综合救援;从建立之初只有3人的救援队发展到现在成了拥有队员73人、预备队员181人,志愿者千余人的专业救援队伍;从当初只具备基本急救技能到现在形成了包含城市救援、水域救援、山野救援、医疗救援、空中救援、搜救犬、车辆机动、综合后勤保障等八个门类,救援队发展的每一步都有於若飞不断坚持和努力的身影。

  救援装备购置、交通费用等支出在甘肃蓝天救援队的正常运作中是必不可少的,作为一支纯公益的民间救援队,自建立以来,於若飞就立下规矩:不接受任何形式的商业捐助,只接受无条件的捐助。“我们大部分的资金支出都是靠我们的队员AA制来解决。”於若飞表示,救援队的志愿者坚持尊重生命的原则而努力,“和赞助、钱之类挂钩的话,也许本来能救回来的命就救不回来了。”

\

  在於若飞的相册中,多数都是像这样的救援队员前行的背影照片。在灾难面前,蓝天救援队的队员们也是最美的逆行者。本人供图

  “救援的最高境界是没有救援”

  “我如果是钢铁做成的该多好,不吃不喝不睡觉24小时干活……”这是於若飞8月9日凌晨1:20发的一条朋友圈,此时的他正在驱车赶赴救援的路上。

  此次的救援任务是打捞一名溺水者。“这个溺水者是一个无人机的操作手,他在一个人工湖边进行无人机飞行操作的时候,由于湖边坡度比较陡,不小心滑下去了。”於若飞表示,由于路程较远,他和甘肃蓝天救援队的其他队员们驱车一个多小时才到达现场。

  “到达现场以后,我们花了差不多20分钟的时间,才用水下声呐探测仪定位到这名遇难者的遗体在水下的具体位置。”随后,於若飞与队友仅用了5分钟,就将遇难者的遗体打捞了上来。

  “蓝天”,拯救不了世界,阻止不了灾难,但可以温暖人心。在多年的公益救援过程中,於若飞坦言也曾害怕过,但是救人的念头总是比害怕更强烈。“我就想尽快把遇难者从废墟里挖出来,非常简单,没有多复杂。”於若飞说。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於若飞与队友赶赴雅安市芦山县开展救援工作。休息时,一位媒体朋友问於若飞久远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他说是“快速救援”,而那位媒体朋友告诉他救援的最高境界是没有救援。这次的闲聊,让於若飞懂得了“防”大于“救”的意义,“减少伤亡最好的办法就是做好防灾自救知识的普及。”

\

  於若飞举办防灾自救公益讲座,为孩子们普及防灾自救互救安全知识。本人供图

  起初於若飞去大学做防灾减灾知识普及的时候,总是吃“闭门羹”。“人家以为我们是搞传销的,是卖设备的。”出师不顺,但於若飞没有放弃,“我们想了很多办法,去很多学校,全面撒网,重点培养。我相信十几所学校总有一所学校会让我们试讲一下。”只要有机会,於若飞就会做好充分的准备,他要让现场听讲的师生们觉得他所讲的防灾自救知识是有用。

  “学习防灾减灾知识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叫现场环境适应性,就是一定要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环境中。”於若飞认为,“自救互救的技能是熟能生巧,你学的越多,实践的越多,心理承受能力就会更强,在真实的灾难中获救的机会就更大。”

  在5年多的时间里他走过多所学校,於若飞建立起了全国第一支以“防灾减灾、自救互救”为工作目标、以大学生为基础的兰州大学生蓝天救援队,为兰州市的大学开展三百余场防灾知识普及培训,让78000多学生学会自救知识。

  “现在不像以前那么累了,经常有人主动找上门来让我们去做防灾自救知识普及培训。”於若飞说。

  “少说多做,默默奉献,完善自我,善待他人”是蓝天救援队的队训,也是於若飞自我要求的标杆。“我们是一支志愿者组织,是因为对公益事业的热爱而聚到一起,我们没有所求,没有私欲,不求名,也不谋利。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梦想,那就是在危难中给人带来生机,给他人多一些帮助和温暖。”於若飞说。

  心中有爱,方行致远,为了让每一位幸存者得到救援,让每一位遇难者体面离开,於若飞一直行进在公益救援的路上,不曾停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