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活动 > 正文

魅族变革之年:2017年保持盈利,手机出货量接近2000万台

  魅族变革之年
 
  2017年是魅族的变革之年。线下门店收缩、多名高管离职,在两次大的组织架构调整之后,魅族品牌旗下今年仅有的PRO 7系列被指发力高端失败,销量低迷;魅蓝今年也不再把新品发布会开成演唱会,推出的产品比去年少了差不多一半。
 
  锐意改革的魅族究竟怎么了,缘何屡屡遭受质疑?创始人黄章今年2月份再度宣布复出,这个“技术狂人”会把魅族科技带往何处?日前凤凰网科技专访了魅族科技高级副总裁、CMO杨柘、以及魅蓝事业部总裁李楠,这两个魅族科技手机业务的核心人物对于公司架构二度调整、销量等问题进行了一一回应。
 
  PRO 7系列的激活量远超前代
 
  “我就说是我们跟你们沟通太少,导致别人抢占话语权胡说八道!”魅族高级副总裁、魅蓝总裁李楠用了这句话作为此次采访的开场。
 
  和9月底那次采访相比,李楠显得放松了许多,不再给人感觉心事重重。“其实我们整个的手机业务不赔,加上产品整个公司也不赔。”李楠说。在刚刚过去的双12,魅族品牌销量排名前五,店铺销量排名第一。同时,12月5日魅蓝Note 6宣布降价200—300元当天,其在魅族商城、京东、天猫、苏宁四大平台的合计销量猛涨1000%。
 
  按照魅族官方给出的数据,2017年手机出货量接近2000万台,销售规模继续扩大,超过200亿元并保持盈利。在2018年魅族将继续扩大规模,预计增长率达到两位数。另外,根据智能终端产业内迁西移的趋势,魅族计划在西南地区增设研发基地。
 
  “刚才楠总说的我挺认同的,关键不是别的,就是沟通少了,背后的逻辑或一些现象被歪解了。”魅族髙级副总裁、CMO杨柘表示。以往都是白永祥和李楠这对黄金搭档接受媒体采访,如今换成了杨、李。“有句话我很有感概,就是现在大家看到的真相多了,但是实际上离真相反而远了。”杨柘说。
 
  他于今年6月份加入魅族,此前曾是华为终端CMO、TCL手机中国区总裁,在塑造高端品牌上有着丰富经验和诸多成功案例。今年7月份发布的魅族PRO 7是杨柘来到魅族后主导营销的首款产品。然而,该机上市才四个多月,如今官网价格已经从起初的2880元降到了1999元,第三方平台售价甚至不足1600元,成为今年最大的跳水王。
 
  杨柘在接受凤凰网科技采访时表示,在整个行业下跌的情况下,魅族今年6月份正式宣布和魅蓝品牌拆分运营,魅族品牌从此转型只做精品,并且在手机市场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推出了搭载背部画屏的PRO 7系列,这种魄力和创新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来自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数据显示,从2017年1月份到11月份,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为4.48亿台,同比下降9.7%。杨柘透露,到目前魅族PRO 7系列的激活量远超魅族PRO6 Plus。但对于这个系列具体的销量他并没有透露。
 
  同时他也不认为PRO 7系列目前存在库存压力。“要真是有那么大的压力的话,我们也不会这么轻松的坐在这里。”杨柘笑着说。
 
  关闭500家专卖店是胡编乱造的
 
  手机全年出货量接近2000万无从求证,李楠还透露魅族科技今年继续保持盈利。“Flyme是盈利最高的部门,其次是电商、魅蓝、海外、配件。”李楠说。Flyme、电商、配件这三大事业部如今都由魅族另一个高级副总裁杨颜负责。
 
  去年6月份因为专利问题,高通曾将魅族告上法庭,索赔5.2亿元。这场纠纷在2016年底达成和解,虽然双方并没有透露具体专利费,但从此前高通的索赔来看,应该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李楠认为,魅族今年在抗住了高通这笔专利费的情况下还能实现盈利,这相比去年已经是很大的改善了。
 
  即便是这样,处于多事之秋的魅族近期还是坏消息不断。根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有代理商曝光,魅族此前2500家左右的专卖店已经关了500多家。杨柘对此回应称,专卖店需要管理是真的,但是这个数字肯定是胡编乱造的。“如果是真的,它不会是什么400,500,600,肯定是一个有零有整的数。”杨柘说。
 
  他认为线下渠道的衰退是包括魅族、华为、OPPO、vivo、金立等在内的手机厂商所面临的共同问题。相比之下,魅族的线下资产并不重,受到的影响很小,虽然有不少专卖店,但是主要靠线上的分销。“魅族确实一直以来比较低调,不太擅长自我表述。”杨柘说。
 
  他认为不要从专卖店多与少来看待这个事。第一看渠道的有效性,第二要看它是否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不是为了面子,那不就死要面子活受罪吗?”杨柘说,在新零售的改革之下谁都是生存维艰,没必要强撑着,反倒不如顺其自然的发展。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