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东西两厂的威名无人不晓。他们可以不经司法机关批准,随意监督缉拿臣民,只对皇帝负责。那么东厂和西厂哪个权力更大呢?
东厂
东厂,即东缉事厂,中国明代的特权监察机构、特务机关和秘密警察机关。明成祖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设立东缉事厂,由亲信宦官担任首领。东厂的职能是“访谋逆妖言大奸恶等,与锦衣卫均权势”。朝廷会审大案、锦衣卫北镇抚司拷问重犯,东厂都要派人听审。朝廷的各个衙门都有东厂人员坐班,监视官员们的一举一动。
东厂的首领称为东厂掌印太监也称厂公或督主,是宦官中仅次于司礼监掌印太监的第二号人物。通常以司礼监秉笔太监中位居第二、第三者担任,其官衔全称为“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办事太监”,简称“提督东厂”。
西厂
西厂,全称"西缉事厂"。明宪宗时为加强特务统治,于成化十三年(1477年)于东厂之外增设西厂,与东厂及锦衣卫合称厂卫。西厂直接听命于皇帝,不受其他任何机构和个人的节制。西厂的成员和东厂一样都是由锦衣卫中选拔出来,宪宗钦定西厂所领缇骑(即锦衣卫校尉)的人数要比东厂多一倍,又把东厂与锦衣卫的职权包揽起来,它的职权比东厂和锦衣卫更大。
总的来说,西厂的权力是大过东厂的,但也是由于其的强势蛮横,导致西厂前后只有两任提督,分别是汪直和刘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