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文渊
改革开放40周年点将录
他在华锐的办公室墙上挂的两块匾,一块写着“仁者无敌、铁面革新”,另一块则写着“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证券市场拓荒者
生于1955年12月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田甜编辑|米娜
早年的上海证券交易所流传一个传说:有几次A股股价连续下跌,尉文渊走到交易大厅中央,表示股价要涨,股市果然开始涨,以至于交易所的红马甲们都看尉文渊的行动来决定股票是买进还是卖出。
尉文渊,这位中国证券市场早期拓荒者的人生带有传奇色彩。他敲响了上交所的开市之锣,5年后却因“3.27国债期货事件”引咎辞职。后来他又出任华锐风电董事长兼代理总裁,8个月后却因内部分歧和矛盾而毅然辞职。
一
尉文渊出身于军人家庭,15岁时他成为一名军人。在新疆伊犁住地窝子,冰天雪地练就了吃苦耐劳的品格。待恢复高考后,尉文渊考入上海财经大学,毕业后进入国家审计署工作。
体制内工作相对按部就班,尉文渊希望尝试更有挑战的工作。在时任人民银行上海分行行长的帮助下,1989年,尉文渊得以调入人民银行上海分行金融行政管理处当副处长。第二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在上海宣布开发浦东。
个人人生轨迹的转变就这样与时代大局巧妙地联系到一起。
彼时,国内资本市场的初级形态正在形成。在北京,王波明、高西庆、李青原等人创办了证券交易所研究设计联合办公室;深圳已有10个股票交易柜台,经济特区的证券公司已经开始受理深圳发展银行的股票转让业务。而上海,浦东开发自然需要民间资本的力量参与进来,证券交易所应时而生。
1990年,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朱镕基在海外访问时宣布,上海证券交易所将于年内开业。只有半年的筹备时间,当时国内对证交所还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尉文渊主动接下英雄帖,筹备上交所。
多年后,尉文渊回忆这段往事时说自己是少不更事,却无知者无畏,“当时只知道交易所是搞证券交易的,没想过会有今天这么大的影响。”
上海在解放前是远东的金融中心,旧上海战乱频繁,证券市场并没有得到很好地发展。如何筹建证券交易所?尉文渊找到曾经参与旧上海证券市场的老人学习经验。他没有得到理想答案,只好进一步深入调研。
尉文渊曾在一本书上看到香港联交所交易大厅的照片。为了找到类似的场所,他跑了上海好几个地方。通过先期考察否定了好几个场所,这时有人说北外滩的浦江饭店有个大厅,浦江饭店是一幢已有150年历史的欧式建筑。尉文渊顶着正午的烈日,步行来到浦江饭店。看到这个大厅很有模样,于是便敲定为交易大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