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小康人物 > 正文

他创建上交所 办公室里写着"我不下地狱 谁下地狱"

 
  1995年,国债期货的一宗多空交易——“3·27国债期货事件”意外终结了尉文渊在上交所的职业生涯。1995年2月23日这天,上海万国证券在交易的8分钟内砸出1056万口卖单,面值达2112亿元的国债,当日开仓的多头全线爆仓。
 
  上交所确认空方主力恶意违规,这一天被英国《金融时报》称为“中国大陆证券史上最黑暗的一天”。万国证券掌门人管金生因此身陷囹圄,尉文渊也因监管失察引咎辞职。
 
  多年后,尉文渊回忆这段经历表示“无憾”。当时上交所成立的条件还不成熟,更多是基于浦东开发等政治因素推动。然而,计划经济的桎梏,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交易机制规则的不完备也为快速发展的上交所埋下隐患。作为证券市场早期的拓荒者,尉文渊或许不得不付出某种代价。
 
  此后,尉文渊搞过贸易,也关注投资,目光渐渐锁定实业。2012年8月尉文渊以股东身份空降华锐,担任代理总裁,被媒体视为“卷土重来”。不过这一次任期更短,只有8个月。
 
  2011年,华锐风电上市后一度陷入亏损。2012年4月,华锐风电董事会决定成立一个调研组,由尉文渊牵头,对公司进行全面的摸底。经过调研尉文渊认为,华锐的问题在于高速扩张后刹不住车,比如当时华锐建了一堆生产基地,产能利用率最多也就30%,而应收款高达百亿。
 
  出任代理总裁后,尉文渊首先对华锐组织架构进行改革。公司内部27个部门被砍到9个,华锐集团原来是个市场管理部门的角色,直接指挥一线的生产与经营。尉文渊构想,今后华锐集团应当成为一个智脑,各子公司是发达的肢体,集团主要是做战略规划与计划管理、标准制定,包括支持与服务。与此同时,他把大量权力下放,意图让各个子公司独立经营,自负盈亏。
 
  部门精简意味着人员减少。在尉文渊任上,华锐员工总数由4000多人减少至1600多人。有的员工无法接受,打着条幅到华锐办公大楼去抗议,尉文渊却不以为意。
 
  2013年5月13日晚,华锐董事会一直开到14日凌晨,争议激烈程度前所未有。
 
  尉文渊提出的一项决议,9名董事会成员7人弃权,尉文渊除了自己外只得到一票支持。他当场手写辞呈,离开华锐。
 
  他的离开带有宿命意味。正如尉文渊在华锐的办公室墙上挂的两块匾,一块写着“仁者无敌、铁面革新”,另一块则写着“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