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历史 > 正文

慈禧太后西逃奇闻:一顿不好的饭菜,竟然活活逼死一位县令

慈禧太后西逃奇闻:一顿不好的饭菜,竟然活活逼死一位县令

中国自古,就有许多靠偶然事物得到帝王将相片刻欢心,从而飞黄腾达的故事。浣纱老妪赠韩信食物,一饭之恩不求回报,不想多年后当年混混成了楚王,不仅赠重金与老妪,还待之以礼,给她无上尊荣。(注1)朱见深成年后,对当年自己为皇子时悉心照顾自己的万姓宫女宠爱有加,万贵妃宠冠三宫直到去世。(注2)当权力集中在一个或几个人手中的时候,这种看似巧合之事的发生是必然的。权力中心的人,一句话可以让你生,也可以让你死。

慈禧太后西逃奇闻:一顿不好的饭菜,竟然活活逼死一位县令

晚清中国,慈禧便是这个权力中心的人。自1861年起的四十余年间,她将权力牢牢握在手中,就算最为落魄的时候,都有随意影响别人生死荣辱的威力。最为明显的时期,便是慈禧第二次西逃之时,一路上因她的原因,众多官员有的一飞冲天,有的被逼自杀。

慈禧太后西逃奇闻:一顿不好的饭菜,竟然活活逼死一位县令

1900年8月15日,为躲避进逼北京的八国联军,慈禧带着皇帝出京,一路向西而行。这次出行持续两个多月,名为西狩,实为清廷畏惧列强威势,西行逃难。

慈禧太后西逃奇闻:一顿不好的饭菜,竟然活活逼死一位县令

这一路的艰难实在不足为外人道,此时清朝外有列强垂涎,内有义和团泛滥,内忧外患,软弱不振。最开始时,西逃期间还有准备好的食物可以充饥。到后来所带的食物吃完,他们不得不忍饥挨饿。有段时间慈禧甚至几天水米未进。慈禧已经六十余岁高龄,估计这一辈子都是锦衣玉食过来的,如何经历过这样的待遇?所以在这样困苦的情况下,有人雪中送炭确实很能触动她的心。

慈禧太后西逃奇闻:一顿不好的饭菜,竟然活活逼死一位县令

在这一路艰难的旅程中,不少人都因接驾有功而在后来得到了封赏,比如最初经过的怀来县。县令吴永为了迎接两宫到来,专门带着绿豆粥和鸡蛋前去接驾。据吴永自己回忆,当天下着毛毛雨,许久未能饱腹的慈禧看到前来接驾的他,被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注3)西行结束后,慈禧想起来这个拿着食物来接驾的县令,立马任命他为道台。吴县令就这样创造了一个奇迹,从一名七品官员连跳几级成为从四品的大员。别人花费数十年时间也未必能跳过的阶段,一个鸡蛋就让他做到了。

慈禧太后西逃奇闻:一顿不好的饭菜,竟然活活逼死一位县令

还有一个因接驾受赏的地方是天镇县的慈云寺。寺庙里只有清汤寡水,不能为慈禧提供任何美味佳肴。但寺中僧侣尽力为慈禧准备了食物,据说慈禧吃着玉米做的糊糊不断称赞。后来西行结束,慈禧返京时再次经过这个寺庙,亲自赐下两块匾额,从此慈云寺名声大显。

慈禧太后西逃奇闻:一顿不好的饭菜,竟然活活逼死一位县令

与这些相对的,是一个同样在接驾途中,却因一顿饭而被逼死的县令鄂腾。这位县令早在慈禧还未到来之前,就早早准备好了食物。或许他太想得到太后青眼,食物准备的过早,结果弄巧成拙。西行期间天气炎热,当时又缺少制冷措施,慈禧到来时食物早已发臭难食,负责护送慈禧的官员狠狠斥责了鄂腾。鄂腾回去左思右想,内心太过畏惧,竟然自杀了事。

这次西行不过持续了两个多月,却改变了不少人的一生。中国社会自古如此,权力的高度集中,造成的也是凭统治者感觉的一言堂,可以说这种情况造成的结果是有好有坏的。自古而来,像慈禧这样,一顿饭可以逼死一位正经官员的事例其实并不少见。由此而观,中国封建社会的皇权实在有着恐怖的威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