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茶叶从东方传入欧洲之后,荷兰人便垄断了茶叶贸易。从17世纪到18世纪初期,荷兰是欧洲最大的茶叶经销国,垄断了茶叶贸易近100年。
茶叶传入欧洲之后,欧洲各国皇室都把饮茶作为一种高雅的社交活动。于是,民间普遍效仿,饮茶之风迅速刮遍了欧洲。特别是在英国,茶叶甚至引发了英国的“饮料革命”。伴随着茶叶的流行,带来的是巨额财富。在英国,茶叶进口税成为英国财政的一项重要收入。因此,茶叶在当时被成为“绿色黄金”,欧洲历史学家直言“茶叶贸易开始了欧洲贸易史的新篇章”。
当时,很多人盯上了茶叶贸易这块大“蛋糕”。追逐利润的商人们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发财的机会。很多人都加入到茶叶贸易行列中,而英国东印度公司则实行“茶叶专卖制度”,通过垄断来维持暴利。
为了能够持续获得优质、廉价的茶叶,打破中国的垄断地位,英国东印度公司急需找到新的茶叶产地。
但是,从哪里找来优质茶叶品种和制茶师傅呢?
英国东印度公司高层把目光放在一个英国人身上。
这个英国人叫罗伯特·福琼,他是一位园艺学家和植物学家。福琼曾在伦敦园艺会任职,1842至1845年间来到中国考察东方园艺。在此期间学会了中国,了解了大量东方习俗。他的专业和经历非常适合东印度公司的要求。
双方协商后,东印度公司聘请福琼,派给福琼的任务则是寻找优质茶树品种和制茶师傅。
英国驻印度总督达尔豪西侯爵在写给罗伯特·福特的信中说:“你必须从中国盛产茶叶的地区挑选出最好的茶树和茶树种子,然后由你负责将茶树和茶树种子从中国运送到加尔各答,再从加尔各答运到喜马拉雅山。你还必须尽一切努力招聘一些有经验的种茶人和茶叶加工者,没有他们,我们将无法发展在喜马拉雅山的茶叶生产。”
带着这样的任务, 1848年6月20日,福琼从南安普敦出发前往香港。9月,福特尼抵达上海。
当时,清朝对外开放的港口并不多,而外国人是被禁止进入内地的。为了完成任务,福琼进行了一番乔装。
他首先把目的地选在安徽的黄山。黄山是闻名中外的茶叶之乡,享有盛誉的茶叶有黄山毛峰、祁门红茶等多个品种。福琼雇佣了两个中国人,一个男仆和一个苦力,换上传统的中国服装,又剃了头发,按上辫子。加上他一口流利的中文,很快便偷偷潜入了黄山地区。
福琼可以说是第一个潜入中国的商业间谍。他在中国的活动,直接导致中国茶叶出口锐减,改变了世界茶叶贸易历史。
没过多久,福琼在中国内地便有了“收获”。他在1848年12月15日写给英国驻印度总督达尔豪西侯爵的信中说:“我高兴地向您报告:我已弄到了大量茶种和茶树苗,我希望能将其完好地送到您手中。在最近两个月里,我已将我收集的很大一部分茶种播种于院子里,目的是不久以后将茶树苗送到印度去。”
他将这些茶树种和树苗秘密分作三批秘密通过海路运往加尔各答,交到英国东印度公司手中。
1849年2月,福琼又潜入到中国的著名的红茶产区武夷山,秘密考察红茶的制作工艺。
从武夷山返回时,福琼已经掌握了红茶的制作流程。他还在当地的寺院学习了中国的茶道知识。
但是,光有知识和树种还不能制作出上好的茶叶。于是,在回国前,他通过各种途径招聘了8名中国工人,其中6人是制茶工人,2人是制作茶叶罐的工人。
福琼先后从中国运走了2000株茶树苗和1.7万粒茶树种,加上8名中国工人。福琼的“中国考察”可谓收获满满。
福琼带着招聘来的中国工人到了印度加尔各答,经过选择,他们在当地开辟了茶叶种植园。几年之后,红茶产业在印度和斯里兰卡兴旺发达。
由此,中国茶叶的源头垄断被打破,茶叶出口额大大减少,茶叶产业逐渐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