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小康人物 > 正文

一片冰心在玉壶——记第一书记杨清文

一片冰心在玉壶  ——记第一书记杨清文

杨清文,沂源县招商局派驻大张庄镇尧峪村第一书记,一个80后脸色黝黑、身材瘦小的刮净书生,俄罗斯沃洛涅日国际师范学院俄语硕士研究生毕业,一个从未在农村工作过的纯“机关猴子”(笑谈。这是文革期间农村人对城里吃国库粮人的既羡慕、又无奈,还多少带点揶揄的专有称谓)。

就是这样一个纯纯的“机关猴子”,农村经验几乎为零的书生,居然在短短半年时间,就在大张庄镇一个著名的软弱涣散村踢开了局面、干出了成绩、赢得了民心。

一、建章立制,下大气力配齐配强村两委班子。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当地蝼蛄、当地拱!这些富有哲理的农村俗语,透彻着极其深刻的道理。小杨进村后,紧紧依靠镇党委政府和管理区包村干部,深入老党员、老干部和贫困户家中走访座谈、促膝谈心,找准了长期制约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病根”,那就是村两委班子战斗力弱,在群众面前没有号召力,而至关重要的核心问题是村集体制度缺失。为此,小杨到先进村庄学习取经,向优秀村支部书记虚心求教。然后,认真制定了以村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制度为核心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张榜公示,制度上墙,自己带头严格遵守,一下子就把村班子严管起来,在村民中的威信和说话办事的力度,瞬间提高起来了。

二、脚踏实地,办实事解难题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尧峪村地处山区,村居分散,长期以来缺资金、没路子,村内大街原始落后,“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村民们苦不堪言。小杨进村后,抓住了这个“牛鼻子”。积极向局党组认真汇报,党组书记、局长孙庆文同志极为重视,亲自到村内各条山路上实地踏查、研究方案,千方百计从极为紧张的办公经费中,东拼西凑,拨付了修路专项资金。小杨还发挥自己招商引资接触社会人物多的优势,向社会上有头有脸的实业家苦口婆心做宣传,争取到他们的慷慨解囊,无偿资助水泥40多吨。小杨还到淄博绿化苗木场圃,无偿争取到黄金槐、银杏等苗木,栽植到新硬化的水泥路两边,村容村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乡村振兴有了实实在在的成效。村民走在宽敞笔直的水泥路上,不住的夸赞杨书记。

为了解决村集体一穷二白的老大难问题,小杨还争取到东里编织袋厂老板的大力支持,合资兴办了“尧峪编织袋扶贫车间”,既能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还能为村集体年增加收入5万元。

小杨还和村两委班子一起,积极搞好土地流转工作,争取到新农村建设的龙头企业大佬——任杰的大力支持,集中流转土地100多亩,建设起来高效设施农业,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业产出附加值,大大的加快了精准扶贫步伐。

三、访贫问苦,切实为广大贫困户排忧解难。小杨进村后,不怕苦、不怕累、不嫌脏,多次登门走访全村3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当了解到贫困户、残疾人赵大哥腿脚不便,出门困难时,小杨二话没说,就来到南麻大街自己的亲戚卖电动车杨老板的商铺,把以旧换新的二手电动车,自掏腰包换上新电池,再找修车师傅认真仔细的调整一遍。当把一辆功能齐备的电动车递到贫困户赵大哥手中时,顿时激动的他热泪盈眶、哽咽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在得知中风偏袒多年的贫困户左大姐,家中经济拮据,无钱求医问药、康复治疗时,小杨利用自己曾经为县人民医院引进的外国专家当翻译的熟识条件,三番五次去县人民医院找李院长和苗院长诉说左大姐的苦难经历,用实实在在的真情感动了医院领导,尽最大可能为左大姐减免医疗费。小杨一大清早就驾车和村党支部公维明书记一道把左大姐夫妇送到县医院,找到康复理疗科赵主任,精心为左大姐诊疗,制订了周到细致的康复方案。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已经心灰意冷的“硬汉子”左大姐,受到医院领导和主治大夫无微不至的关怀时,眼里顿时噙满了晶莹的泪花。

农村条件差,小杨还积极向孙局长汇报,争取到大力支持,把电脑、打印机、空调等现代化设施,一次给村里配备起来。前一时期,精准扶贫动态调整工作填表,电脑录入任务繁重,村里懂电脑的人才少之又少,小杨就利用星期天,把自己的妻子——翟敏老师一块拉到村里,全力以赴进行电脑录入,村里的老百姓看到后都纷纷竖起大拇指,大家说:杨书记不仅自己干活实在,还摊上了一个贤惠老婆!真是一对夫妻档第一书记啊!

四、清正廉洁,树立第一书记的良好形象。小杨一年来风尘仆仆给村里办了好多实事,但他从不沾村集体一点便宜,对广大贫困户感激他送来的花生、核桃、小米,小杨更是婉言回绝,实在推送不过去的南瓜、地瓜等农产品,他都是按市场最高价付款,一分不少。都说穷山恶水出刁民,一点都不假,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贫困户当中除了天灾人祸、大病丧失劳动能力的真贫困户外,也确实有极少数游手好闲、好逸恶劳、混天敖日的“懒汉、寄生虫”,这些人尽管人少,能量却不小,经常有事没事的吹卟土、找裂纹。遇到这样的人和事,小杨自有一套“灵丹妙药”。他不和这些小人硬对硬的怼,而是利用小恩小惠,自掏腰包请他们吃好么,随礼金,从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化敌为友。这不仅令笔者联想到著名诗人王昌龄的绝句: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试想,拥有一颗晶莹剔透的水晶般纯洁心灵的杨请文书记,在村里说话办事能没有威信吗?淳朴善良的山区老百姓能不拥护支持他的工作吗?总书记谆谆教导的:小康路上不让一个群众掉队!不就是要靠千百万小杨这样的第一书记们艰苦奋斗去实现吗?

回来的路上,连绵起伏的青山上,一排排挺拔卓约的白杨树,在深秋阳光的普照下折射出耀眼的、金灿灿的身姿,笔者又联想到矛盾先生的著名散文——《白杨礼赞》。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广大第一书记就是这一排排平凡无华的白杨树,杨请文就是这极为平凡的白杨树中的一棵!让我们共同祝愿小杨的工作蒸蒸日上、平凡而辉煌!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