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我们从小就要接触的一门学科,但是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来看,不难发现很多皇帝都是北方人,无论是秦皇汉武还是唐宗宋祖,尤其是开国皇帝或者外域帝王,就算不是北方人也要把国都签到北方来,甚至形成了“北方出皇帝,南方出丞相”的观点。那么为什么中国古代皇帝基本上都是北方人呢?而南方人却很少,原因其实很简单!
华夏民族的起源是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但从先前时期到唐宋时期北方就一直领先于南方。首先是北方地区多尚武的匈奴等外族人,所以北方人普遍比南方人好斗而且善战,要不然怎么和匈奴他们打仗,其次就是北方盛产铁器,士兵的兵器有保障,这点毋庸置疑比南方强。
自古便有得中原者得天下的古话,而且得中原者一直都会以正统自居,首先在政治上占有心理优势。而且中原在天下之中,便于管理周围的国土,也便于周围小国来臣服或者进贡,所以天下一统的伟业多由北方政权完成。
自先秦以来,北方一直就是我国的政治中心,既然是政治中心那当然是皇帝和都城的所在地了,而南方一直都是未开发的地方,在宋朝后才成为中国的新经济中心,还是因为被北方被敌人占完了无奈之下才南迁的。所以南方人并没有这个观念也没有这个信心能够打过北方自立为王,所以纵观中国各个大一统王朝的开国皇帝,都是北方人当的皇帝。
在宋朝以前,南方一直都属于未开化的蛮夷之地,根本不可能会有自己的一套完整的政治体制,后来在宋朝之后也是以经济发展为主,根本没有想也不敢想着去当皇帝,在冷兵器时代,士兵才是主要因素,皇帝必须要靠武力来推翻上一个朝廷的统治,所以开国皇帝一般好武,也只有在北方战争的长期磨练中才能产生这种古代皇帝必备的素质。
历史上起义都需要大量兵力,北方人口多,所以起家要比南方人更加容易,并且北方地区还要长期的抗衡那些南下的游牧民族,所以战斗力也普遍高于南方人,就像高祖李渊常年与北方突厥战斗,所以为他他起兵反隋奠定了一定基础。这促使当时的皇帝几乎都来自北方中原地区。
除了政治经济和南北方人不同的特性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地理条件。北方多平原,南方多丘陵,平原地区有利于建都有利于管理,可以形成一种恢宏的气势,而丘陵地域的限制就很大了,南方不仅丘陵多,水还多,如果敌人用水牵制国都那就完蛋了。所以皇帝大多都会让北方的城市当国都。
而且在五胡乱华之前,铁器还未普及的时候是无法开发南方丘陵地区的,所以黄河沿岸的平原地区容易形成经济中心和政治中心,所以自然而然的,皇帝全部都出在北方。古代游牧民族在南下征服北方的平原后,也会依靠骑兵力量进行征服进而建立全国性政权的机会更大,所以出身北方的皇帝明显比较多。
我认为自古以来北方就是政治中心,再加上北方人的习性和特点,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地理的优势,所以从秦始皇、汉高祖、汉光武帝再到隋文帝、唐高祖乃至宋元明清的开国皇帝,都是以北方人居多。